2019-2020第一学期教科工作计划
一、指导思想
本学年我校以遵循教育局教科市和学校工作目标为导向,以扎实的教研与管理工作为基础,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立足点,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生长点,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,以课题研究作指引,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,努力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和优质高效的评价体系,以研究促改革,为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营造良好氛围。促使教育科研走向过程、走向实践、走向问题、走向合作,全面深化教育科研工作。
二、工作目标
(一)教科研总目标
完善课题研究工作的过程管理机制,做好2019年度学校“十三五”课题研究工作和指导教师个人微型课题的研究工作,搜集并整理好过程性资料,完成课题研究六个一,促进、抓实各子课组课题的研究与开展。
(二)常规管理目标
1.完善包桥小学网站、包桥小学教科研博客的管理与运行;充分发挥教科室、小课题主持人的管理与指导职能;做好小课题研究、校刊《顺帆》的编印、课题研究申报、教育科研成果评选,实现出成果、出人才、出成绩的教科研工作目标。
2.实现常规检查的制度化和信息化,完成一定数量的教学反思和教学论文,落实青年教师培养工作,扎实抓好科研活动,使之成为课题研究的重要基地。
三、主要措施
(一)提高教师研究意识
1.继续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,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与理论水平。
2.青年教师至少在课题组内围绕自己的子课题上一节课题研究实验课,过课堂教学关。
3.青年教师一学期至少写一篇教育教学心得,过教学反思关。
4. 落实十三五课题《拆迁配套小区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的研究》,制定出具体要求及青年教师的培养办法,做好“六个一”工程:一个个人课题研究方案、一篇读书心得、一节课题研究实验课、一次课题研讨活动、一篇教学反思、一篇个人课题研究成果总结。组织青年教师边工作边学习边准备,随时可以接受各级部门的检查,使青年教师在教育、教学、班级管理水平有明显的提高,使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教学第一线的骨干。
(二)强化课题组活动管理
本学期各课题组将采取集中学习与独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。坚持从教师的不同需求出发,选择科研方法、转变课题研究观念等方面的学习内容,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,增强理论学习的实效性。因此,各课题组成员必须首先带头学习教育教学理论。各课题组成员必须在认真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,每学期完成有一定质量的与研究课题相关联的研究论文。
(三)优化课题研究质态
以往的课题研究力戒两头热中间冷,即开题结题热热闹闹,研究过程冷冷清清,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尤为重要。学校教育科研必须根植于实践,始终不能脱离实践经验。因此,从本学期开始,将对学校的课题进行全程监控,教科室将就“课题研究过程”这一课题研究的主体部分制定相关的研究监控制度。细化对课题研究的各项指标要求。课题组要根据课题结题的相关要求,细化课题课题研究的过程,并且制定相关计划。学年度研究计划,计划中对于具体研究工作的安排需要细化到每个星期,形成后的计划上报教科室。教科室将根据各个计划内容进行跟踪检查。并且各课题组在每个月的第一周上报相关过程性的资料。教科室将为各课题组安排专门的档案文件夹,以采集相关研究资料。从研究第一天开始,就要为课题结题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。以此情境化的研究活动,加强过程研究,提高研究效果。
(四)细化成果申报制度。
以往,我校的教科研成果申报总是存在漏报与不及时报的现象。因此,经过认真研究,本学期开始,对于论文加强管理,教科室负责上级相关部门组织的各项竞赛,并及时登记。
(五)强化科研奖励机制。
从近一两年来的教科研申报工作看,我校的教育科研成果申报工作已经呈现出了强使势上升的特点。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:尽管我校获奖、发表的人次在每学期都在不断攀升,但是获奖与发表的面还不够宽,还有不少的老师在发表与获奖方面依旧存在空白。
因此,本学期将对教育科研奖励机制进行必要的修订。重新出台相关细则。细则将会呈现四个特点:一是面向全体一线教师;二是与相关考核直接挂钩;三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参与有硬性要求;四是登记采取过程性登记方法,把教科研奖励登记工作放在平时,争取与各项活动结果的公布达到同步,真正做到激励全体教师参与教育科研。
四、主要工作
1.及时通报上级主管部门教育科研重点工作的指示精神,部署和落实重点教育科研工作的实施,并及时总结和调整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动态和策略。
2.开展多项科研活动。举行校级教育科研培训活动约4次左右,举行3次以上沙龙活动,开展课题研讨活动4次,开设课题研讨课3次。
3.课题组做好课题研究,并有研究记录;要求认真撰写,定期、不定期进行检查。
4.组织老师参加各种赛事,尤其重点要做好论文的参赛工作。结合各级各类的竞赛通知,提前发布各类信息要求,并组织选拔、推荐。其中,结合学校课题研究撰写的活动方案、论文、教学设计等将优先推荐。
5.通过举办“读书交流会”“各种沙龙活动”,丰厚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底蕴,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的理论水平。
6.以学校论坛、教师博客为平台,扎实开展研究活动。从美文推荐、教育教学问题探讨、科研活动等方面入手,用好论坛、博客这一平台,扎实有效地做好教科研的日常工作。每个教师通过更新博客,展示自己教科研活动的过程,记录成长过程及自己发展轨迹。博客要提高互动性,进一步提高这一平台的教育功能和作用。
7.科学合理做好教师外出培训安排,规范教师外出培训工作。
8.进一步落实教师教科研工作激励机制、绩效工资发放办法,对在教科研活动中确有成效的管理进一步细化,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,推动学校教科工作规范有序发展。
9.学期末做好资料整理工作,和学校教育科研综合评估工作。
五、工作安排
八、九月份
1.参加昆山市教科主任会议,制定好学校教科工作计划。
2.各课题组制定活动计划。
3.组织教师参加苏州市教育学会优秀论文评比。
十月份
1.组织教师参加苏州陶研论文评比活动。
2.组织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参加校刊论文发表。
3.各课题组组织一次读书沙龙活动。
4.聘请专家进行论文撰写的专题讲。
5.组织教师参加苏州市教育学会优秀教案评比。
十一月份
1.完成校刊《顺帆》第十七期的整理、编印。
2.组织教师参加各项论文的评比活动。
3.教科主任进行一次专题讲座。
4.中青年教师落实并完成课题研究展示课。
十二月份
1.组织教师参加蓝天杯教学设计评比。
2.课题组长上交各项资料。
3.各项资料归类整理。
一月份
做好本学期教科工作总结,做好绩效考核(教科)工作。